【親子共學】 天文講座: 大氣的光學現象 & 美麗天文照片背後的故事 @台北內湖親子共學團
日期 : 2019/1/12 今天很開心地邀請到了熱愛地球科學的子翔哥哥,到我們「內湖地科親子共學班」。 幾年前在一場地科展中認識子翔哥哥,當時只是高中生的他在為民眾講解展覽內容時,眼中流露出自信的光芒,從他的解說中可以感受到他對地科的熱愛。這樣一位優秀的大哥哥,來到我們共學班,相信孩子們可以從他身上學習到許多。 目前就讀師範大學 - 地球科學系的子翔哥哥,依照我們基礎班和進階班不同的程度,子翔哥哥準備了兩個不同主題的天文講座: 1. 大氣的光學現象 2. 美麗天文照片背後的故事 第一個主題「大氣的光學現象」,子翔為我們詳細介紹,「日暈」形成的原理。高空中的卷雲是由無數的六邊形冰晶所組成 ( 冰晶雲 ) ,當陽光通過卷雲中的冰晶,經過反射,在太陽周圍形成了一個大光弧或光圈,稱為「日暈」。 通常為内紅外紫的暈環。 日暈可分為「 22° 暈 」 和「 46° 度暈 」。 「 22° 暈 」較常見,「 46° 暈 」則較罕見,當 22° 暈非常亮時,才可能出現。 而日暈出現的同時,也可能出現「幻日」,常與 22° 暈 一起出現,是由扁平狀冰晶形成。另外,「環天頂弧」也常與幻日一起出現,與幻日的形成原理相同。 子翔哥哥教大家,手掌打開相當於 22° ,當下次看到卷雲出現時,可以將大拇指放到空中的太陽處,找找小指附近有沒有出現日暈。提醒大家,觀察日暈時不要長時間直視太陽,小心不要傷到視力呦。 第二個主題「美麗天文照片背後的故事」,子翔哥哥告訴大家,所有天文望遠鏡看到的畫面都是黑白的。而我們所看見美麗的彩色天文照片是怎麼來的呢 ? 子翔哥哥先簡單介紹了相機的主要構造,包括像素、光圈、快門和 ISO ;接著用一張哈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「蟹狀星雲」照片為例,說明拍攝天文照片需要長時間曝光,將不同波段拍到的照片著色之後,疊圖而成。 子翔哥哥也跟大家介紹了 「 蟹狀星雲 」( M1 ) 位於金牛座,距地球約 6500 光年。是一千多年前超新星 的遺骸,也就是宋朝時發紀錄的「天關客星」。 兩場講座中,子翔的介紹十分詳細且清楚,不只學生,連一起共學的家長們也都學到許多大氣與天文照片的知識,真的是受益良多。